吳梨華 Li-Wha Wu
吳梨華教授(Li-Wha Wu)
E-mail:liwhawu@mail.ncku.edu.tw
電話:06-2353535 分機3618
傳真:06-2095845
血管新生與癌症實驗室
學經歷 |
||
學歷 |
1993 |
明尼蘇達大學遺傳和細胞生物博士 |
1985 |
國立中興大學食品科學學士 |
|
現職 |
2022 - present |
國立成功⼤學醫學院分⼦醫學研究所所長 |
2009 - present |
國立成功⼤學醫學院分⼦醫學研究所專任教授 |
|
經歷 |
2004 - 2009 |
Associate Professor, Institute of Molecular Medicine, College of Medicine,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 Tainan, Taiwan |
2012 - 2013 |
Visiting Scholar, Department of Pharmacology, School of Medicin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
|
2007/6 - 2007/6 |
Visiting Scholar, Dr. Carlo Croce's Lab, Comprehensive Cancer Center,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umbus, OH, U.S.A. |
|
1999 - 2004 |
Assistant Professor, Institute of Molecular Medicine,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 Tainan, Taiwan |
|
1998 - 1999 |
Visiting Research Associate,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Indiana University, Indianapolis, IN, U.S.A |
|
1996 - 1997 |
Postdoctoral Fellow, Walther Oncology Center, Indiana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Indianapolis, IN, U.S.A. |
|
1993 - 1996 |
Postdoctoral Fellow , J. L. Pettis Memorial VAMC, Loma Linda, CA, U.S.A. |
|
1989 - 1990 |
Teaching Assistant for Genetics, Department of Genetics and Cell Biology,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Twin Cities, MN, U.S.A. |
|
1987 - 1993 |
Research Assistant, Department of Genetics and Cell Biology,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Twin Cities, MN, U.S.A. |
|
1986 - 1993 |
Graduate Student, Department of Genetics and Cell Biology,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Twin Cities, MN, U.S.A. |
|
1985 - 1986 |
Research Associate, Panlabs, Inc., Taipei, Taiwan |
專長/研究興趣 |
|
分子與細胞生物、腫瘤微環境、血管新生、口腔癌致病機轉、傷口癒合 |
|
興趣 |
血管新生(Angiogenesis)與動物胚胎的發育、傷口的癒合、和女性的月經週期有關。當這個生理過程失衡,會產生許多血管的病變含腫瘤的生長與轉移。近四十年來,已有許多的臨床前實驗證明血管新生和惡性腫瘤的發生和轉移有著密切的相關性,但截至目前為止只有幾種抗血管新生的藥物上市,最大原因是複雜的腫瘤微環境內的各式細胞(含內皮細胞)與腫瘤細胞交互作所致。 目前實驗室的研究方向包括: 1)口腔與食道癌於近年來分居於台灣十大癌症死因第五與第九位,但其致病機制仍不清楚。透過與臨床醫師合作,結合細胞與分子生物,透過轉錄體學、蛋白體甚至於代謝體等多體學的技術,研究腫瘤微環境的交戶作用(含微生物、發炎細胞與血管等細胞)在口腔食道黏膜上皮細胞癌化與轉移所扮演的角色與機轉。2)癌症是無法癒合的傷口,也會利用基因轉殖與剔除的技術探討該基因表現量的改變於皮膚傷口癒合角色的探討與藥物研發。 |
方向 |
目前的研究方向主要有三: (1)口腔與食道癌於是國人十大癌症死因之二,根據衛福部的統計每年有超過萬人同時罹患口腔與食道癌,每年約計5,300人死於口腔或食道癌,以男性主居多。雖然腫瘤的微環境含血管新生在腫瘤生長與轉移、甚至於抗藥性扮演重要的角色,仍有許多作用機轉需要釐清。目前利用組織細胞培養、動物模式及人類檢體,透過結合分子細胞生物、高通量的基因體、蛋白質體與代謝體等技術,探討腫瘤微環境於口腔食道上皮的癌化所扮演的角色;並進一步探討雞尾酒療法在治療口腔食道癌可能性。 (2) 已知癌症被視為是無法癒合的傷口,透過利用基因轉殖與剔除技術來探討該基因表現量的改變於皮膚傷口癒合角色 (3) 老藥新用的研發治療口腔食道癌。 |
歷屆畢業生概況
畢業年度 |
大學部 (指導大專生參與專題研究計畫) |
碩士班 |
博士班 |
88 |
|
紀盈志 |
|
89 |
楊介文 (生物系) |
陳怡如 |
|
90 |
李美逸 (生物系) |
連文慧 |
|
91 |
莊筱菁(生物系) |
黃雅慧、陳啟寬 |
|
92 |
戴裕霖 (生物系) |
張怡安、楊凱英 (IOM) |
|
94 |
林韋伶 (醫技系) |
胡曉棠、簡聿姿 (IOM) |
|
95 |
|
林奕宇、沈文豪 (IOM) |
陳雅惠(IBMS)、蔡婉琪 (IBMS) |
96 |
趙苔伶 (醫技系) |
彭秋瑩、王星弼、簡溢秀 (IOM) |
吳銘斌 (ICM) |
97 |
洪志成 (生物系) |
徐一尹 |
|
98 |
|
陳明暉、戴于涵 (IOM) |
|
100 |
|
黃韻竹 |
黃議賢 (IBMS)、潘信誠 (ICM) |
101 |
|
楊智琍、陳怡雯 |
蘇美慈 (ICM) |
103 |
|
郭家儀 |
|
104 |
|
謝子勤、黃俞瑄 |
郭怡孜 (IBMS) |
105 |
|
康雅蓉、李哲瑜 |
|
106 |
|
張哲熒、張筑涵 |
|
107 |
|
黃俞皓、林易新、洪湘蕙 |
方偉宇 (IBMS) |
108 |
|
胥柔安、張甄倪 |
|
109 |
|
沈沁靈 |
|
110 |
|
蔡京容、黃立淳 |
|
榮譽獎項 |
|
2022 |
榮獲110學年校級優良導師 |
2017 |
榮獲106年醫學院教學優良教師 |
2022、2020、2013-2019、2009-2011 |
榮獲分醫所教學優良教師 |
2015 |
榮獲鼓勵發表國際頂尖期刊獎勵 |
2009 |
成杏基金會優秀論文獎 |
2001 |
Research Award by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
1996-1997 |
Walther Oncology Center Postdoctoral Fellowship |
1985 |
Bachelor of Science Degree with Honors, National Chung-Hsing University |
歷屆學生之特殊榮譽 |
民國九十年度生物系楊介文同學大專生榮獲暑期專題計畫創作獎 |
94學年度胡曉棠同學於醫學院碩士班研究生研究論文競賽獲得論文優勝獎 |
94學年度碩一生林弈宇同學於分醫所論文提出報告榮獲第二名 |
95學年度碩二生林弈宇同學榮獲分醫所第二次論文進度報告的第二名 |
2008 與周振揚醫師共同指導臨醫所博士生吳銘斌醫師榮獲徐千田癌症基金會優秀論文獎 |
2012 碩二生楊智琍同學論文分醫所第一次論文進度報告第三名 |
2012 碩二生黃韻竹同學榮獲第27屆生醫年會優秀壁報論文獎 |
2015 碩一生康雅蓉同學榮獲2016液態奈米影像競賽榮獲優選獎 |
2016 碩二生謝子勤與黃俞瑄同學分別榮獲分醫所第二次論文進度報告的第一與第二名 |
2016 碩二生謝子勤同學於醫學院研究日獲獎 |
2017 碩二生李哲瑜同學榮獲分醫所第一次論文進度報告B組的第一名 |
2017 碩二生李哲瑜同學榮獲分醫所第二次論文進度報告的第一名 |
2017 碩二生李哲瑜同學於醫學院研究日獲獎 |
2017 碩二生張哲熒同學榮獲分醫所第一次論文進度報告A組的第三名 |
2017 博士生郭怡孜同學榮獲生物化學夏令營壁報論文競賽佳作 |
2018 碩二生張筑涵同學33屆生醫年會榮獲優秀壁報論文獎 |
2017 連文慧校友榮獲國立成功大學106年院級傑出校友成就獎 |
2019 碩二生張甄倪同學榮獲分醫所第一次論文進度報告A組的第一名 |
2021 碩二生黃立淳同學榮獲分醫所第一次論文進度報告A組的第一名 |
2022 蔡婉琪校友榮獲國立成功大學90週年校慶優秀青年校友 |
2022 碩二生黃立淳與蔡京蓉同學分別榮獲分醫所第二次論文進度報告的第一與第三名 |
2022 碩二生黃立淳於醫學院研究日獲獎 |
2022 吳銘斌校友榮獲國立成功大學11年校友傑出獎 |